[講座] HPX75,創新App案例分享,為視障聽障而設計 (Part2:BlindNavi)

2.BlindNavi

延續著HearMe的精采分享,接棒的是BlindNavi的介紹。
BlindNavi是一款視障導航軟體,團隊同樣是台科大與政大合作。BlindNavi結合了iBeacon微定位技術,並提供視障者"多感官訊息"的提示,也在導航軟體中融入了"定向訓練"的概念。

(插播一個感想,唐老師的團隊裏頭正妹真的好多啊~:D)



在了解BlindNavi之前,必須要先介紹一個技術:iBeacon
維基百科上說:

iBeacon是蘋果公司提出的「一種可以讓附近手持電子設備檢測到的一種新的低功耗、低成本信號傳送器」的一套可用於室內定位系統的協議。這種技術可以使一個智慧型手機或其他裝置在一個iBeacon基站的感應範圍內執行相應的命令。
這是幫助智慧型手機確定他們大概位置或環境的一個應用程式。在一個iBeacon基站的幫助下,智慧型手機的軟體能大概找到它和這個iBeacon基站的相對位置。

其實Beacon的中文是"信標,引標",同時也是燈塔的意思。顧名思義的,這個技術就是從Beacon這個低功率藍芽裝置發出引標,在Beacon的可偵測範圍裏頭,若有內建有感測Beacon的App或是其他應用經過,便可以對Beacon的信號發出響應。

Beacon的傳輸距離可以從2公尺到70公尺,非常適合步行導航,也比同為鄰近系統的"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範圍大許多。因為裝置本身是低成本低耗電,也讓應用度大增。Beacon的傳輸資料量約為1~2.1Mps,也很適合提供小範圍有意義的地理資訊給使用者。

Beacon的應用範圍很廣,某些商場已經運用Beacon進行室內導航。
Apple在2013年推出的iBeacon技術,正是一個相當聰明的Beacon運用。Apple在全美國200多家Apple專賣店"埋下"iBeacon基地台,當持有iOS 7以上的使用者進入Apple專賣店中時,iBeacon將會自動推播產品的優惠訊息給使用者。

想要更認識Beacon技術,下面一些文章可以看看:
Beacon微定位商機崛起
NBA、世足賽都愛用,iBeacon可能帶來第三次網路革命?
What is iBeacon? What are iBeacons? 


想解決的問題及痛點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逆光飛翔"這部電影,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一位全盲鋼琴家的故事,BlindNavi團隊說,這款App就有點像裏頭鋼琴家裕翔的媽媽,牽著裕翔走進大學宿舍,或走到街上,媽媽在遇到樓梯、轉彎、紅綠燈時,都會提醒裕翔"等等再幾步就要轉彎囉"、"等等經過一個便利商店就要停一下等紅綠燈囉"。

這樣的情境對於視障朋友來說,應該並不陌生,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一直都會有這樣的角色引領視障朋友探索世界,甚至可以說,多數的視障朋友每一次出門都是獨立自主的,但現行以明眼人為使用大宗的Google Map導航系統,對於視障朋友來說,其實仍有許多使用上不便之處。

BlindNavi這支App就是為了視障朋友的步行導航誕生,希望可以藉此帶給他們更直覺,並且更便利的步行體驗,讓視障朋友能安心的探索世界。








 
BlindNavi的研究方式如同HearMe一樣,採取唐老師實驗室所習用的研究架構: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User Experience Design→User Experience Testing
並且也經過了三次的產品迭代。



 
●使用者洞察

透過了情境訪談,團隊觀察到視障朋友出外行程的規劃習慣:
(1)出門有目的,很少亂逛
(2)事前查詢會花很多時間
(3)不排除在出門前事先打電話給店家詢問地址
(4)會使用社群工具分享路線給朋友
(5)不太相信導盲磚





此外團隊也從訪談中得知視障朋友在腦中規畫路徑時與明眼人的差異。
明眼人在規劃路徑時,是以2D的平面思考(如下圖)



在視障朋友的觀點裏頭,所有的路徑都是"線性"的(Linear),上圖的7-11、MRT出口、Bakery,在視障朋友的腦中是排成一條直線,並且他們會在路徑中加入"多感官訊息"協助自己熟悉路線,或者是記憶路線。

在實際與視障朋友共同體驗他們的步行經驗後,會發現大致是以下的流程:
(1)查詢路線
(2)實走路線,並針對節點,比方說轉彎處,需停下來等待處,記憶下明顯的多感官訊息
(3)口頭上敘述練習
(4)重複行走多次以方便記憶

所謂的多感官訊息,就是上述逆光飛翔的例子中,媽媽帶著裕翔走路的情境運用。
諸如:轉彎後會下樓梯、聽到便利商店開門聲後前面有紅綠燈、聞到麵包店的香味就要到捷運站口了,等等這類,以步行數、聽覺、嗅覺、或實際踩踏的高低差感覺來記憶路線。




 
HearMe的解決方案

BlindNavi團隊基於以上的使用者痛點及洞察結果,決定以結合智慧型手機以及最前面提到的Beacon技術,作為這款視障導航App的主要功能。

運用Beacon技術,團隊希望能透過BlindNavi對Beacon的接收與響應,當經過某路上的節點時,如便利商店,紅綠燈,轉彎處,BlindNavi就會接收到埋在該處的Beacon傳送來的資訊,在App上轉為口語導航敘述,或者是直接模擬該場域的多感官訊息,如7-11的開門聲等等。

一方面延續視障朋友習於採用多感官訊息識路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讓BlindNavi與一般的Map功能與導航有著專為視障朋友設計的貼心差異。



 
團隊也發現,視障朋友的"外出相關"需求,大致有幾個重要的點:
(1)地址電話/(2)路線規劃
(3)現在位置/(4)歷程記錄
(5)天氣資訊/(6)公車資訊
(7)叫計程車/(8)一鍵求助

基於以上幾個點,BlindNavi將這些需求簡化為結合店家電話地址、路線規劃、現在位置、歷程記錄的簡易操作應用程式。不僅解決了資訊查詢、上路導航,最後也提供了資訊分享(歷程記錄)。




 
關於易用性的設計上

為了同時服務視障及弱視的朋友,在介面設計上採用對比色系與大型字體,讓使用者可以更加清楚操作。另外也加入了專為視障朋友設計的其他增加易用性的功能。

(1)減少打字、頁面切換機會
使用語音輸入店家名稱/候選地址/直接撥打電話/進入路線規劃/儲存最愛

(2)扁平架構易於學習使用
所有的tableview皆是往下長。

(3)行走中的即時操作
不清楚現在該做什麼的時候,只要單指點擊螢幕就會回到當下的指示。
點擊也可以確認現在位置、地點、現在的車站等等資訊。

(4)客製化導航內容分享
使用者可以隨心所欲的增加註記,並且以文字分享自己的行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BlindNavi翻轉了原本視障朋友外出步行的流程。融入了"定向師"(定向行動訓練員)的概念。
在使用者洞察中,團隊發現視障朋友習慣以地標名稱→周遭環境→採取行動,作為外出的流程。
如下圖:





 
但在BlindNavi中,翻轉了以上的戶外步行流程,以定向師的方式"當下行動"為第一步,結合多感官訊息與Beacon在節點上發出的訊號,透過App接收,成為一整串更為貼心的引導流程。

如下圖,在導航過程中,BlindNavi會先提醒使用者請左轉(當下行動),再透過Beacon告知左前方為7-11(周遭環境),最後做出尋找行道樹後準備過馬路的決策。(下一步)





 
BlindNavi的願景

藉由Beacon技術的普及,以往使用在近距離室內導航的裝置,現在也可以協助視障朋友一臂之力,目前經濟部正在推動的萬點Beacon計畫,屆時會有更多零售通路點加入,對於BlindNavi的導航來說,未來當視障朋友步行到店家節點時,App就會自動獲取Beacon的資料以發出正確的指示或提醒。

此外,未來也將會規畫與台北市交通系統、校園、公家單位合作,以及和同樣透過Beacon技術推廣的微光計畫串聯,讓BlindNavi變成普及於視障朋友的口袋導航軟體。


後記

這次聽到最後,團隊分享了一張投影片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裏頭是實際親邀視障朋友來試用這款導航App,大家的回饋非常的溫暖而且熱烈。

"好希望可以趕快在校園內用這個喔"
"我覺得光是幫我增加行走的安全感就已經很足夠了"
"要是真的做出來了一定會有很多人想用"

產品開發的初心,不就是要利益他人,身為軟體業的自己感覺得相當幸運,自己的力量與成品可以讓世界上的人感到安心,雖然過程與開發的艱辛萬分不難想像,但當看到使用者滿足的笑容時,就是設計規劃師最強大的動力吧。


看看上一篇:
[講座] HPX75,創新App案例分享,為視障聽障而設計 (Part1:HearMe)


留言

熱門文章